close
目前分享興趣嗜好的部落格越來越多,部落客記錄自己的真實經驗與感想,其可信度使網友產生信賴感,也吸引有共同興趣嗜好的網友聚集瀏覽,使這些部落客成為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現在廣告主試圖透過這些部落客書寫的網誌,影響網友對產品或服務的評價,突顯了部落格在個人書寫工具與商業行銷的角色也越來越模糊。

以部落格賺取廣告利潤的方式越來越多,前幾週專題提到 Yahoo!的YPN(Yahoo! Publisher Nerwork)到 Google的Adsense,與部落客分享廣告收益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將廣告依照關鍵字或內容相關性結合部落格,不只讓廣告主的廣告能充分達到效果,也促成Yahoo!或Google從中獲得更高的廣告收益。

而商業力量也以另一種形式入侵部落格世界,Sony美國分公司和零售業巨擘Wal-Mart,以付費方式來獲得部落客發表有利於該公司的言論。前者是宣傳人員化身為獨立的部落客,在部落格大力宣傳Sony的產品;後者是一對夫婦在部落格上不斷讚揚Wal-Mart的服務,卻隱瞞Wal-Mart贊助這對夫婦旅遊資金的真相。

而PayPerPost(PPP)更是瞄準部落客的影響力,部落客只要依照PPP提供的題目撰寫文章並刊登在自己的部落格裡,經過PPP認可之後,PPP將給付幾百元不等的費用給部落客。該網站自居為Consumer Generated Advertising Network,宣稱部落客使用它的服務,比起參與Google的Adsense計畫能夠賺得更多。

然而,PPP的模式引起不小的爭議,最主要原因在於它以置入性行銷的手法,來說服網友消費該產品或服務,也就是沒有註明「這篇文章是付費廣告」。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法則,發表產品評論的部落客若刻意隱瞞自己獲得商業的贊助,將可能誤導消費者。FTC對PPP提出警告,廣告主與網誌之間的關係應公開透明化,否則視個案情形來決定是否採取法律行動。面對FTC與外界的強烈抨擊,PPP表示將要求收取費用的部落客,在網誌中清楚表明自己與廣告主之間的關係。

部落格商業化或廣告化都有其爭論存在,部落客之所以在某些領域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是因為網友相信他們跟自己是站在同一陣線,但是商業力量卻濫用網友對於部落客的信賴。部落客最好清楚地揭露自己與廣告主之間的利益關係,讓網友能夠正確地解讀資訊,並且應當仔細思考部落格的定位與經營,而這樣的廣告效益是否能持續延燒,就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電子商務時報 記者/洪于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