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年前,為了新身分證是否應該捺指紋,身分證及健保晶片卡是否「雙卡合一」等問題,台灣社會曾經掀起了一場人權大論戰,國人應該記憶猶新。當時,贊同者認為新制有助犯罪檔案建立、對治安維護有正面功能,部份自由派學者及副總統呂秀蓮也挺身而出,以捍衛個人隱私權為由,大力反對。結果,人權派獲勝,內政部及警政署等政府機關讓步,新身分證終於不用捺指紋,也不與健保晶片卡合而為一。不過,事隔多年後,在「人權的死角」--校園,此一事件竟又悄然翻版了。

本學期開始,台北市府轄下的各高中小學已全面換發數位學生證,並規定學生進出校園的時候必須刷卡感應,違者受罰;四月份開始,只要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未到校刷卡,系統將自動以免費簡訊通知家長。除此之外,家長亦可付費選購一項服務:在學生進出校園的時候通知,以掌握學生上下學的時間。

這套以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為基礎的架構,除了結合學生證、悠遊卡、學生出入校園管理之外,往後將陸續結合學生學習護照、電子錢包、數位聯絡簿等等功能;也就是說,往後學生所有進出校門的時間、學習歷程、消費習慣、親師聯絡事項……等等,將完完整整地儲存記錄在一家民間外包廠商的中央電腦裡頭。

先不論這套系統能否達成預防任何意圖性犯罪的功能,也不論學校行政人員為了「管理」學生刷卡習慣反而增加了更多原先不必要的工作量;這套以校園安全為目標的系統將引發侵害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隱私權、以及個人資料外洩等問題。

就校園安全而言,系統本身難以處理學生翻牆、代刷等問題,也無法避免意圖性綁架;對學校而言,好處反而是責任得以規避(系統記錄學生已經離開校園,所以不是我校方的責任)。更嚴重的是,以安全為由的系統,反而可能讓學生暴露在一個更危險的環境之中。試想:是否歹徒反可利用RFID的追蹤辨識功能進行犯罪?以及,個人資料外洩的隱憂是否將引發更多的校園危機?

已經發生的事情:北市教育局網站去年九月放置一則系統軟體操作手冊檔案,竟然在未經學生同意的情況下使用該名學生的學生證圖片做為說明範例,學生的肖像、姓名、學號等等資料一覽無遺。檔案經過承包廠商的製作、教育局承辦人員上網公告、說明會舉辦數次,竟沒有人認為這裡頭有個人資料外洩、侵害個人肖像權等問題。這套系統(以及相關學生資料)掌握在如此不尊重人權、保障個人隱私的官僚、民間廠商手中,如何教人安心?

喬治‧歐威爾的反極權主義小說《一九八四》描繪了一個的監控社會下人性尊嚴抹滅的故事。台北市政府在「建構E化校園」的口號下,將建構一個人性更為異化扭曲的校園空間。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沈昌鎮(作者為北一女中教師) 2007/03/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