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麗惠/台北)前言:企業M化有多種應用模式,然而,至今只有Push mail被較多企業導入,諸如SFA、CRM等也可以M化的系統,鮮少有企業延伸到M化來。究其原因,包括手機螢幕終端太小、手機與電腦平台不通,以及不是所有流程都有M化需求等,無形中拉高了M化的門檻,或許,唯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使企業願意將資訊系統全面導入M化。
隨著行動通訊技術愈趨成熟,全球企業吹起行動辦公室概念,要建置行動辦公室,企業資訊系統建置也必須從e化邁向行動化(M化);然而,企業M化應用模式多,至今唯一受到較多企業歡迎的應用模式,就只有時行動郵件(Push mail)一種。
令人好奇的是,除了Push mail外,究竟還會不會有另一個M化的殺手級應用,在企業中被廣泛應用,或許,只有在手機作業系統與電腦作業系統2個平台互通,及液晶紙大量普及,才能讓企業M化應用,不是只有Push mail一個殺手級應用。
企業M化概念難推 只有Push mail應用被推廣
事實上,企業M化概念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不過,由於過去幾年來,2.5G網路的傳輸速率太慢,及企業用行動終端不夠成熟等因素,使得企業在導入M 化過程中,不是相當順利,所以,在2001年~2005年間,並沒有獲得許多資通訊廠商的積極投入,在企業端,導入狀況一樣不踴躍。
不過,儘管在2001年~2005年間,沒有大廠全面投入,但是卻有一家廠商異軍突起,原本在加拿大只是1家小資訊公司的RIM,在2001年推出了整合終端設備─「黑莓機(Blackberry)」與後端伺服器解決方案,率先推出end to end的Push mail服務。外觀美,方便單手操作的黑莓機,讓RIM的Push mail服務不僅在美國與加拿大掀起風潮,且在短短幾年時間成功將Blackberry服務,陸續推廣到歐洲、亞洲等全球國家。目前,在亞洲地區,包括大陸、香港、新加坡、台灣等都已經有RIM的Push mail服務。
Push mail熱+3G網路 企業M化概念再起
當年企業M化概念剛興起之時,多數廠商都不認為企業有M化的必要,也沒有專注在這個領域;但是在RIM的Push mail成功擄獲商務人士與企業用戶青睞後,證明企業M化仍然可行,只是需要找到適當的應用模式。
不過,從2004年底開始,全球行動系統業者先後陸續推出第三代行動通訊(3G)網路服務,下行傳輸速率可以達到384Kbps的3G服務,讓傳輸速率不再是問題,再加上RIM利用Push mail成功推廣M化,讓原本沉寂多時的企業M化概念,再一次受到市場的矚目。
其中諾基亞透過購併行動郵件軟體業者Intellisync公司,強化該公司原本就有的Push mail郵件伺服器解決方案,並且推出E系列企業型手機,希望透過完整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M化概念推廣開來。
至於微軟也在行動作業系統上,積極推出新技術,該公司於2006年在新版的Windows Mobile5.0上,整合了Direct Push技術,讓所有使用微軟作業平台的終端設備商,都可以提供企業用戶支援Push mail服務的手機。近來摩托羅拉也打算加入戰局,購併了行動郵件軟體業者Good,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該公司也會推出企業解決方案。
企業M化不只有Push mail 還有多種應用
談到企業M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M化應用就是Push mail,確實,現在最為熱門的企業M化應用模式當屬Push mail,然而,Push mail並不等同於企業M化概念。實際上,企業M化應用相當多元,Push mail只是讓用戶可以在行動中收發電子郵件,真正的企業M化應用,還包括將銷售人力自動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SFA)、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派工系統、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系統,進一步延伸到手機上來,讓商務人士可以在行動中,隨時利用手機存取公司後端的資料。
Push mail應用之所以可以成功取的商業人士的青睞,其中一個很大的關鍵因素是這項應用不需要非常快的傳輸速率即可辦到,至於SFA、CRM、ERP等系統的M化,則因為GPRS網路速度太慢,很多程式無法被順利執行。
再來,由於電腦的螢幕大小及作業系統都與手機不同,所以原本在電腦上進行的一些e化應用程式,無法直接移植到手機上來使用,除非企業資訊部門的人能夠重新改寫應用程式,或者委外由SI廠商來建置,否則,若天真的以為只要將平台對接後,就可以順利在手機上讀取公司後端資料,無疑將遭遇導入失敗的命運。
而且,在手機平台上重新開發SFA、CRM系統的M化應用,還經常會面臨程式語言與手機作業系統產生衝突而造成當機的現象,這對使用者而言是很大的障礙;因為,企業M化原本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但若是當機頻繁,勢將扼殺M化的意義。
此外,企業在進行M化時,必須對企業流程有全面的掌握,才知道哪些需要進行M化,哪些不需要,如果只是一味的將所有系統搬到手機上面來,將會面臨許多瓶頸,諸如CRM、ERP、SFA等系統要導入M化,必須按照企業需求來評估行動化需求,才不會花了錢卻不見效果。
最後一個問題是,將CRM、SFA延伸到手機端來,究竟有多少效益呢?如果一家業務人數多達200人的企業導入行動化SFA,首先要支出的費用就是200支高階手機,每支高階手機費用動輒上萬,200支手機就要200萬,這對企業而言可是不小的花費,所以,如果沒有絕對清楚的效益,難以說服企業導入。
就是因為CRM、ERP、SFA等系統的M化有很複雜的環節,再加上費用可能不低廉,所以至今企業的導入意願仍然相當低。然而,Push mail就沒有上述的問題,不同於CRM、ERP等系統的M化,企業在導入Push mail時,並沒有高度客製化需求,不管是哪一家業者的Push mail解決方案,只要解決方案有支援的後端郵件伺服器,就可以順利將電子郵件Push到手機上,而且終端選擇也不一定要用高階手機,因此,Push mail可說是企業M化導入最方便的應用,當然也就成為企業最廣泛導入的M化應用模式。
M化還有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嗎?
如果,只有Push mail能夠被廣泛推廣,沒有其他的應用能夠像Push mail一樣受到大部分企業青睞,那麼,近來被炒得沸騰不已的企業M化概念,肯定無法被全面推廣到企業用戶上。
回想當年企業發展e化的過程當中,電子郵件也是第一個被迫切需要的應用模式,之後才有CRM、數位學習、ERP、SFA等層出不窮的應用模式。如今,在企業M化領域中,電子郵件再一次成為企業最初也最重要的應用,那麼,未來有沒有可能也慢慢發展出更多的應用需求。
或許,如果Windows Mobile5.0、Symbria、Linux等手機作業系統,以及電腦作業系統,能夠隨著企業M化的需求,盡速提高互通性;以及液晶紙的大量普及以解決手機螢幕太小的問題,才能讓企業M化也如e化一樣,成為所有企業提昇競爭力、避免被淘汰的必備條件。
不過,再換另一個角度思考,或許,企業確實沒有絕對必須M化的需求,也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將ERP、CRM等應用都移植到行動終端上來使用,總之,在企業M化在一次掀起熱潮的今天,企業不能為了趕潮流,而貿然導入M化,絕對要確切了解自己的企業資訊需求之後,再來考慮是否要導入M化。
- Jan 02 Tue 2007 10:43
手機與電腦平台互通、液晶紙普及 才能讓企業M化應用不只有Push Mail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