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3G網路建設正在全面推進,3G呈現出規模化商用的態勢。從已經推出3G服務的運營商來看,3G不僅有效推動了手機上網業務的增長,提升了運營商的ARPU,而且加速了運營商業務資費方式的創新。這些變化也成為尚未開展3G服務運營商關注的焦點。
3G成為手機上網業務增長最重要的動力
一直以來,阻礙用戶使用手機上網業務的一個最大瓶頸是網路傳輸速率的問題。目前,隨著3G進入商用階段,終端用戶可以享受到更高速的數據傳輸。網路速率的提高,直接促進了手機上網業務的發展。
3G帶來的這一變化在中國台灣比較明顯。台灣首家3G運營商亞太行動於2003年7 月提供了3G服務。之後在2005年5月至12月,又有三家運營商開始提供3G服務。於是,台灣的手機上網業務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有了顯著變化。從 2005年第四季度起,台灣的移動電話用戶數終於止跌回升,移動上網用戶數則維持著兩位數的高增長率。據台灣NCC的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第一季度,台灣移動上網用戶數接近821萬,PHS與3G移動上網用戶數合計達到289萬,而GPRS用戶數則下跌至約536萬,通過WAP上網的用戶數約為 11.3萬。
在台灣,3G給手機上網業務以及GPRS業務之所以帶來如此顯著的變化,緣由主要來自兩點:一是自2005年第四季度開始,3G運營商鼓勵用戶換卡升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GPRS用戶的流失,GPRS用戶首次出現了負增長。二是3G手機在價格、外觀設計與體積重量等方面與2G手機的差異逐漸縮小,這提升了已有用戶升級至3G的意願和信心。據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指針研究中心(FIND)所公佈的“2005年全球移動上網調查”顯示,台灣地區的移動用戶對於3G的接受度高達八成四,這對於移動上網業務的發展無疑是個好消息。
3G提升了運營商的數據業務收入
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日韓等地區的3G用戶數正在快速增加,3G用戶的增長有效帶動了移動增值服務的蓬勃發展。從日韓的經驗來看,當手機上網普及率達到很高程度的時候,3G給運營商帶來的是收入上的變化,即數據業務收入比例上升。可以說,3G讓運營商延緩了ARPU下跌的趨勢。
3G給運營商帶來的盈利方面的變化在日本比較明顯。日本是從2001年開始3G運營的,目前日本的手機上網普及率相當高。據統計,到2006年第2季度,移動用戶的89%都使用手機上網服務。到了這一階段,運營商在數據業務運營方面,已開始從規模擴展轉移到了價值提升上。為此,運營商通過開展合作,積極致力於開發更加豐富的業務內容,加速推動移動增值業務的繁榮。儘管日本各家運營商的總體ARPU在下降,但其數據ARPU仍呈現上升的態勢。移動數據業務的發展,讓運營商整體收入的下跌趨勢延緩了。
在南韓,KTF分別於2001年5月、2002年8月、2004年1月開始 cdma20001x、cd-ma20001xEV-DO和WCDMA的運營。到2006年第二季度,南韓移動用戶中超過90%的用戶在使用上網服務。從 2005年的業務收入來看,KTF的狀況與日本運營商的狀況大致相同。有差別的是KTF目前的總ARPU仍在上升,這部分3G促使運營商的資費方式創新
3G多樣性的服務以及整個業務資費下跌的大環境促使運營商在資費方式上進行創新。 2004年,日本三大移動運營商的3G寬帶數據上網業務全部變成包月收費,這對日本的行動通訊業務影響巨大。由於3G手機上網是包月的,用戶手機就可以一直線上,用Skype打網路電話也無需向電信運營商支付費用,不再使用按時長收費的移動話務。由此,日本移動寬帶數據用戶猛增,數據流量增長更快。以 NTTDoCo-Mo為例,分組用戶流量是一般用戶的13倍。但是,單一的包月制資費套餐肯定不能滿足中高低端用戶對價格的不同需求,為此分等級的資費套餐出現了。運營商開始提供多種包月方案,每種包月方案都有一定的限額,高端客戶選擇高限額的方案,低端客戶可使用低限額的方案。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推出合理的資費套餐,既可吸引不同類型的用戶,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又可擴大市場佔有率,提高企業效益,這成為3G運營商拓展市場的有效舉措。在日本, KDDI的3G發展曾一度超過了NTTDoCoMo,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KDDI在包月資費上優先於對手。目前,國內運營商也開始借鑒KDDI推廣3G 業務時推出的分等級的包月資費套餐。
3G給運營商帶來新夥伴MVON
3G技術可以提供更大的網路容量以及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因此,3G的最大亮點就是能支援更豐富的應用。隨著應用服務需求的不斷多樣化,促使各國管制部門出臺政策允許其他實體進入運營環節,目的就是進一步繁榮應用服務領域,這樣,虛擬移動運營商——MVON出現了,用戶“帶號轉移”的現象也就隨之而來。
隨著3G服務在全球的日益普及,將有更多新的虛擬移動網路運營商涌現出來。目前,在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移動虛擬網路運營商的數量已達到了一定規模,成為拓展行動通訊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西歐市場已有100家以上的移動虛擬網路運營商。在美國,移動虛擬運營商也將於短期內達到20多家。在丹麥,目前,移動虛擬網路運營商旗下的移動用戶已達到該地區用戶總數的四分之一。只是,這些運營商關注的是一些較為特殊的市場或特定的資訊及娛樂服務,例如低收入用戶和ESPN的體育服務等。2005年,日本總務省也允許三家新電信業者 (YAHOO Mobile、ipMobile、eAccess)進入此市場,這對促使已逐漸飽和的日本移動電話市場再度陷入手機補貼、語音價格戰。
作者:楊海;劉衡萍 發佈時間:2006.12.25 10:20:12 來源:人民郵電報
- Dec 25 Mon 2006 17:25
3G給運營商帶來了什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