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策會昨日公布「台灣行動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書」,顯示手機市場呈現兩極化,一萬元以上的手機,和2000至3000元的低價手機是市場的主流。

資策會的報告書主要是針對北、中、南都會區16至35歲的行動通訊者作問卷調查,而Nokia、Motorola和SonyEricsson仍是國人心目中最鍾情的品牌。

資策會資深經理王勝宏表示,國人最喜歡的「高檔手機的價格認知」比例上,31%的消費者認同的價位是9000至10000元,23%認同12001至15000元占23%,顯示逾五成消費者鍾情高價位手機。

而「低價單機手機價位認知」比例上,25%的消費者認知2001至3000元是不錯的低價手機、24%的消費者認知4001至5000元之間的低價手機,反而0元至1000元之間的低價手機,僅獲得11%的消費者認同。

在購買手機的動機方面,學生主要是為了不滿意現有手機,而上班族則是現有手機老舊,主管級人士和專業人士則是為了想要有一支3G手機。

在手機功能偏好上,女性主要是為了可照相、可聽音樂、可播多媒體影音檔案,而男性則是為了可照相、可擴充記憶卡容量、具藍芽功能為首選。

報告顯示,16至25歲的消費者偏愛摺疊式手機,而30至35歲者較喜歡滑蓋式,至於直立式的手機,已漸漸被消費者「移情」。

在考慮買3G手機的動機方面,16至30歲的年輕人主要是為了能跟上時代潮流和打影音電話,而31至35歲以上者,購買3G手機除了多媒體影音功能外,「高速上網」也是主要選擇因素。另外不考慮買3G手機的原因,主要是沒有需要用到3G、3G通訊不普遍,以及售價過高,都是不想買3G的主因。

報告書中也提到手機應用情境偏好的主要項目,以手機可查免費地圖、可使用手機照明、手機可隱藏特定的通訊紀錄、手機可辨識名片,及具指紋辨識功能,都是消費者期望的功能。

【2006/09/20 民生報 記者祁安國/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