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彭禎藝

如果說高科技廠商在前兩年讓人們知道了“原來是可以無線的”,而現在關注更多的是“如何更好的無線”

一向崇尚自然的生活狀態、反感美國式的現代文明,這讓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看起來有點保守,但市民們“Enjoy Life Everyday(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的口頭禪卻讓這個城市非常善於結合保守和開放。很快,阿姆斯特丹將要成為歐洲第一個完全被Wi-Fi無線網路覆蓋的城市。在一個名為“熱點阿姆斯特丹”的新興公司的不懈努力下,它的市民將可以通過每天支付4.95歐元或每月14.95歐元來獲得256kbps的無線網路連接服務。而美國的費城更加雄心勃勃,它計劃用1億美元在遍及全城135平方英里的街燈和屋頂上裝上無線接入點。有類似打算、想把市民們從網線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城市還有紐約、洛杉磯……

這一切來得太快了嗎?看起來大部分人僅僅因為在星巴克咖啡廳、酒店大堂或飛機場候機廳裏享受Wi-Fi熱點就能興奮不已,他們並不敢奢望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能用筆記本電腦接入互聯網。顯然,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城市正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如果說高科技廠商前兩年的努力讓人們知道了“原來是可以無線的”,那麼,如今更多的人正在把精力投向“如何更好的無線”。
  
全天候的Wi-Fi

新的聯網模式正逐漸形成。Pyramid Research公司的分析指出,到2007年全球將有7億的Wi-Fi用戶。晶片巨頭英特爾公司對這項技術的大力推動功不可沒,相應的,在其迅馳晶片組合中集成Wi-Fi技術的創意已經讓這家公司成功地介入了無線通信市場,這正是它之前所預想的將會帶來巨大財富的關鍵領域。

2004年9月7日至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秋季IDF(英特爾資訊技術峰會)再一次聚焦到了無線技術上,英特爾繼續迅馳之路的規劃已經展開。英特爾表示,以“卓越的移動娛樂體驗”為口號的迅馳未來版本“Sonoma”將於明年初上市,緊隨其後登場的將是“Napa”平臺,它將採用基於英特爾65納米製程、代號為“Yonah”的全新雙內核移動處理器。該平臺還將採用代號為“Calistoga”的全新集成顯卡晶片組以加強圖形功能,以及代號為“Golan”的下一代英特爾無線解決方案。

看起來英特爾信心十足,但這並不代表現狀已經足夠樂觀。Wi-Fi網路仍然繼續迅猛增長,但用戶仍然對連接的複雜性和網路的安全性心存疑慮,還沒有人相信現在就能像打手機一樣全天候、隨時隨地地使用Wi-Fi網路。在IDF上,英特爾講述了它眼中的解決之道:全新筆記本電腦平臺能力,推動實現全天候電池使用時間的行業協作,對移動計算軟體應用的優化,以及智慧、移動、模組化網路基礎架構的發展。

終端設備的改進讓人期待,與此同時,無線網路也在完善。除了政府的推動,每個家庭各自的網路也逐漸建立起來。不要以為只有技術人員才能在家中佈線結網,北美家電市場裏的Linksys無線接入點、國內IT賣場裏華為3Com公司的SOHO類無線路由器,正在努力把自己變得像家電一樣“平易近人”。當然,讓無線網路的設置和使用變得更簡單是必須的,這需要軟體的支援。

針對這個問題,英特爾和思科公司的事業部門Linksys在8月下旬發佈了可簡化無線網路設置、確保安全性以及運用的軟體—英特爾智慧無線解決方案(Intel Smart Wireless Solutions)。該軟體面向英特爾迅馳技術,支援迅馳、Linksys無線路由器以及接入點,包含了配置嚮導、高級故障排除和自動安全設置軟體等功能。兩家公司預計,到2004年第4季度,用戶將可以使用到安裝該軟體的筆記本電腦。

而要實現“全天候的Wi-Fi”,電池技術也成為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正如英特爾副總裁兼移動計算平臺事業部總經理Anand Chandrasekher所說,“有一點我們不能忘記,要想實現真正的移動化,我們還必須努力擺脫電源插頭。”反倒是手提設備越來越紛繁複雜的功能讓電源線似乎更加難以“切斷”。

目前業界主要有兩種延長電池壽命的方法,一個是減少設備的電源消耗,上下游廠商都在嘗試減少設備內各部分的電源消耗和優化系統級電源消耗。在這次IDF上發佈的ACPI規範3.0版解決了其中的部分問題,ACPI是由康柏、英特爾、微軟、東芝和Phoenix公司聯合製定的 BIOS 規範。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新的電源資源,比如燃料電池。作為極低污染、極高能量密度的產品,燃料電池為延長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中的電池使用時間描繪了美好的前景。自東芝公司在2003年首次將燃料電池直接與電腦連接以來,富士通、NEC、三星等高科技公司也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燃料電池。不過燃料電池也有一些弱點,例如成本太高、不可以充電只能用補充燃料等等。當然也有別的廠商另辟蹊徑,例如日本電池廠商Pionics正在開發鋰聚合體充電電池,並計劃在2006年運用於迅馳筆記本電腦中。

融合各種無線

事實上,要成全“隨時隨地”的無線,還必須考慮到,Wi-Fi只是眾多可以實現同一目標的優秀技術中的一個。哪種技術將處於最有力的地位?其實,每種技術都有機會,也有明顯的弱點。況且,持有不同技術的科技公司之間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利益和競爭關係。

這裡不得不提到IDF上的一大亮點—英特爾首度展示的代號為“Rosedale”的WiMAX樣本晶片。WiMAX已非新技術,它一直被定位為ADSL、有線電視網路在廣大郊區的競爭者。但是,目前正在製訂中的新規格“IEEE802.16e”已經把目標瞄向了從固定設備到移動終端的廣泛領域。而具有重要意義的樣本晶片亮相也意味著英特爾將以最快的速度讓WiMAX晶片價格接近Wi-Fi晶片,WiMAX 已經“擴張”到Wi-Fi的“家門口”了。

同樣在這次IDF上,英特爾、NEC以及德州儀器三家公司分別展出了近距離高速無線規格“Wireless USB”系統,並現場演示了彼此間的互聯。以英特爾為中心,實現USB無線化的“Wireless USB”開發工作正在有組織地進行,並被英特爾看作是推動UWB(Ultra Wide Band,超寬帶無線技術)的第一步。UWB技術可以達到的最大通信速度是480Mbit/秒,因而備受業界關注。

紛繁的技術似乎已經讓人嗅到硝煙味兒了。為了了解未來幾年這一場戲將如何展開,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些技術之間關係的複雜性,頻率干擾就是一個常見問題。儘管困難重重,英特爾仍然是融合的堅實支援者,就在8月下旬,它推出了全新的三模無線模組(支援IEEE標準802.11a、b和g),讓用戶可以不再為不同的Wi-Fi網路而傷神。而NTT DoCoMo在今年7月也發佈了將3G服務“FOMA”和無線LAN融合在一起的手機。Sierra公司則提供讓筆記本電腦借助手機網路接入互聯網的PC數據卡數據機,在2005年初實現兩個網路的“無縫”切換是這兩家公司的共同目標。

不過,同時支援多種無線網路協議與“無縫”絕非一個概念,觀看一段線上視頻節目的用戶並不能忍受從一種網路切換到另一種網路時的不連貫,他們只希望拿到一個能連續播放的“黑盒子”。英特爾曾經在其推出的“通用通信器”原型裏試圖解決這一問題。顯然,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當然,技術只是實現“無縫”的部分因素,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通信事業部總經理馬宏升曾表示,“政府的信道分配政策將是允許無線技術共存的關健。”另外,不同網路運營商的相互角力也會影響到未來的技術格局,甚至影響到某一種技術的生存,這可能是阻礙“更好的無線”到來的最大因素。

----《互聯網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