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19日下午召開股東會,該公司多位在職或離職員工兼小股東接連發言,質疑該公司在外匯選擇權交易案的作為,以及提出多項勞資關係相關議題,導致開會時間超過7個小時,而該公司則承諾,未來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只會選擇1年期、陽春簡單型的商品。
對於小股東連番砲轟,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坦言,大家的確有理由提問,該公司也與各單位協同調查,目前為止沒有查出人為舞弊,只是商業交易,此案緣起於該公司有買匯需求,只是處理不夠專業,而公司內控不能預防所有疏失,而是能快速發動有效改善疏失,在制度上改進,確保此事不會再發生。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921)
- Jun 20 Fri 2008 15:02
中華電信股東會7小時馬拉松 小股東接力砲轟外匯選擇權
- Jun 20 Fri 2008 14:59
亞太電信增資案 市場傳聞近日可分曉 大眾電信+亞太電信? 待新光集團開啟機會之門
新光集團攜手日本KDDI入主亞太電信的消息不斷,近日市場傳聞,亞太電信增資案應該有機會在最近將會明朗化,不過亞太電信對此表示,無法回應。
亞太電信減資額度為新台幣328.4億元,然後規劃再增資200億元,預定在7月底前完成。雖然傳出新光集團將與KDDI將出資各半,聯手入主該公司,不過業界也認為,要看亞太電信若沒有增資達預定額度,是否能夠繼續順利營運,如果不行,勢必得考慮是否再減資,以提高外界投資意願,若是公司仍可運作正常,則局勢仍難有定論。
- Jun 20 Fri 2008 14:58
大眾電信採購WiMAX USB Dongle 友訊、廣達、華碩入列
大眾電信總經理吳清源表示,採購WiMAX USB Dongle,希望先讓消費者試用。鐘惠玲攝
大眾電信目前對內力求2008年達到損益平衡,同時對外也希望盡早完成第2階段的私募增資程序。該公司籌備WiMAX業務,目前已先採購友訊、廣達集團旗下的達威與華碩的USB Dongle,期望能透過讓試用客戶免費使用到開台前,先培養客戶基礎。大眾電信2007年虧損新台幣7.9億元,其中除了主要是營業虧損4.74億元,另有付給銀行利息約2億元,以及投資損失數千萬元,該公司總經理吳清源表示,希望2008年能夠達成損平,而且等8或9月達到單月損平後,才有機會以較好的條件再重新辦理聯貸案。由於財務壓力較大,所以大眾電信也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2007年特許費分期繳納,NCC指出,該筆費用為年營收的0.5%,大約有2,000多萬元。雖然累積虧損達17.63億元,但大眾電信擁有3張電信執照,有最低資本額的要求,因此目前並不打算減資。至於增資事宜,該公司在先前已以每股9元的價格私募9,000萬股之後,後續也希望以每股約12元的價格募集1.6億股。目前大眾電信已向NCC申請分割WiMAX業務獨立為子公司。目前大眾電信在新莊已建置WiMAX機房,可支援20萬戶,該公司參與工業局M台灣計畫,第1期預計以88個WiMAX基地台涵蓋台北市地區70%範圍,最近正在辦理驗收,並會舉辦成果發表會。根據工業局的要求,到2009年中必須要有4萬名用戶。
- Jun 20 Fri 2008 14:56
克氏創新理論 預示台灣危機
克利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絕對稱得上當代創新理論的權威之一。
他的著作《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談到主流企業往往拘泥於現有的顧客市場、陶醉於過去成功的模式,而忽略了潛在的威脅。
- Jun 20 Fri 2008 14:55
亞洲漫空第3季推WiMAX
第3季推WiMAX
亞洲漫空(Asiaspace)計劃在今年第3季,推出WiMAX服務,冀到了今年底,服務可覆蓋半鳥約25%人口。亞洲漫空是我國4家WiMAX執照得主之一。
- Jun 20 Fri 2008 14:51
WiMAX Forum 2.5GHz Wave 2認證 8家大廠入列晶片商凸槌? 合勤:北美客戶訂單採用其他晶片產品 出貨進度正常
WiMAX Forum於日前宣布2.5GHz頻段行動式WiMAX 802.16e Wave 2測試認證結果,其中包括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三星(Samsung)、Alvarion、Airspan、合勤(Zyxel)、Beceem、Sequans共8家廠商,而較值得注意的是,2.5GHz頻段正是美國Clearwire等WiMAX營運服務商未來經營WiMAX服務的主要頻段,在此認證結果出爐之後,也代表美國WiMAX營運服務業者,將可加快其網路建置與服務導入的進度。
而在此同時,19日台灣業界則是傳出有部分台灣網通廠採用Runcom晶片所生產的WiMAX終端設備產品不符北美營運服務商客戶要求,造成台灣廠商出貨進度遞延的消息。以目前台灣WiMAX設備廠接單出貨狀況來看,只有合勤直接接獲北美Sprint Nextel訂單,而合勤也的確是Runcom在台灣最早開始合作的設備廠之一。
- Jun 20 Fri 2008 14:43
新加坡電信展
新加坡電信展(CommunicAsia 2008;CMMA 2008),為亞洲最具代表性也是規模最大的電信資訊展,展期為6月17日至6月20日,為期4天,展覽地點設在新加坡博覽中心(Singapore Expo)。新加坡電信展主要展示商品包括通訊產品、網路產品、電子零組件、電腦週邊、電子商務、衛星通訊產品等,約有2,300家廠商參展,以及5萬人次專業買主參觀。本項展覽顯示出通訊產業的成長,展出重點為WCDMA/HSPA、Long Term Evolution(LTE)、WiMAX、固網與行動網路聚合(FMC)、IPTV、行動電視、次世代網路(NGN)、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為主,都成為2008年最受矚目的技術焦點。參展的國際大廠包括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NTT DoCoMo、Garmin、諾基亞西門子通信(Nokia Siemens Networks)以及華為(Huawei)等大廠,都在展覽中展示旗下創新產品與技術術。
- Jun 20 Fri 2008 14:39
行動式WiMAX Wave 2測試認證
行動式WiMAX將是WiMAX營運服務的應用技術主流,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既有行動式WiMAX技術中,受到先前技術發展進度等影響,使得在前1、2年發展初期,行動式WiMAX 802.16e中仍有Wave 1與Wave 2之分,而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在MIMO(多重輸出輸入)的天線功能設計上。而考慮到未來WiMAX營運服務商布建網路的覆蓋率與訊號傳輸效率等需求,業界一般認為,Wave 2技術將會是大部分營運服務商所採用的商用化網路主流建置技術。而此次WiMAX Forum宣布,共有8家廠商通過Wave 2互通性測試認證,並且是先以2.5GHz頻段為主,外界一般認為,這將有助於以2.5GHz為主要WiMAX應用頻段的美國WiMAX網路服務後續發展進度。
- Jun 19 Thu 2008 23:45
Alcatel-Lucent與大同電信 共同打造商用WiMAX Rev-e網路
Alcatel-Lucent日前宣佈,將與大同電信共同在台灣澎湖,打造商用WiMAX 802.16e-2005(Rev-e)網路。這個WiMAX無線寬頻網路可提供澎湖當地居民,及企業用戶高速、高品質無線行動寬頻服務,有助減少城鄉數位落差,亦可增進澎湖當地遠近馳名的觀光產業發展。
大同電信總經理嚴福心表示,Alcatel-Lucent 在全球擁有豐富WiMAX網路部署實戰經驗,其優異性能及靈活WiMAX網路解決方案,可提供高穩定度品質,有助大同電信各種創新無線寬頻服務應用推出。Alcatel-Lucent台灣區總經理翟良超指出,此次合作案非常榮幸能與大同電信合作,共同打造一流WiMAX網路,以符合台灣民眾不斷增加的寬頻需求。
- Jun 19 Thu 2008 23:44
大同電信進駐南科今徵才
大同電信正式宣布於昨天將總部進駐高雄,為台灣 WiMAX產業發展掀起序幕,在進駐後所帶來的工作機會,目前有相當多的職缺機會,對於有心加入大同電信團隊的人才,可以參加十七日早上九~十二點三十分於高雄岡山農工,由南科管理局主辦的徵才活動。高雄縣政府勞工局為服務南台灣求職民眾,於十七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三十分假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高雄縣岡山鎮岡山路 533號)辦理「徵!有你的 高薪上路」二OO八高雄縣職訓、就業聯合徵才活動,屆時歡迎有需求的民眾踴躍參加。大同電信於去年七月取得「 WiMAX無線寬頻接取業務」南區頻譜執照後,除持續進行 M-Taiwan計劃建置外,也隨即展開各項 WiMAX開台作業。對於總部進駐高雄的大同電信而言,將可更加速推展中、南部地區 WiMAX服務及建置計畫,屆時大同電信所提供的 WiMAX行動寬頻服務,將讓這些地區的民眾享受到比目前更快的行動應用服務,更是全球最早享有 WiMAX行動寬頻服務地區之一。
- Jun 19 Thu 2008 23:44
大同徵人~大同電信 年底前徵200-300職缺
大同電信總部16日進駐高雄 年底前徵200-300職缺
大同電信總部16日將正式南遷進駐高雄,同時17日上午 9時至中午12時30分將在高雄岡山農工,參與南科管理局主辦的徵才活動, 6月底前將徵求行銷企劃、工務與系統工程師、採購等職缺共45名,年底開台前還將有 200至 300個職缺。中央社13日報導,大同電信去年7月取得「WiMAX無線寬頻接取業務」南區頻譜執照後,除持續進行M-Taiwan計劃建置外,也展開 WiMAX開台準備作業。大同電信16日總部正式進駐高雄,同時也持續籌備在南科高雄園區成立 WiMAX研發與展示中心(RDD Center)。大同電信計畫在進駐高雄後也將結合南區產、官、學、研界的資源,共同攜手一起促進南區資通訊產業成長,帶動 WiMAX整體產業發展。總部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大同電信,將展開2階段徵才。6月底前將徵求行銷企劃、工務與系統工程師、採購等職缺共45名,年底開台前還將有200至300個職缺。有意者可參加17日上午 9時至12時30分在高雄岡山農工,由南科管理局主辦的徵才活動。
- Jun 19 Thu 2008 23:43
大同電信進駐高雄 今天徵才年底開台
大同電信繼台北世貿二館剛剛落幕的「2008 WiMAX Exposition」吸引大批民眾加入會員,昨天又正式宣布總部進駐高雄。
有心加入大同電信團隊的人才,今天早上9時至12點30分可參加在高雄岡山農工,由南科管理局主辦的徵才活動。總部南移大同電信展現出深耕南區WiMAX服務的決心,同時實現年底開台的積極性。大同電信於去年7月取得「WiMAX無線寬頻接取業務」南區頻譜執照後,除持續進行M-Taiwan計畫建置外,也隨即展開各項WiMAX開台作業。對於總部進駐高雄的大同電信而言,將可更加速推展中、南部地區WiMAX服務及建置計畫,屆時大同電信所提供的WiMAX行動寬頻服務,將讓這些地區的民眾享受到比目前更快的行動應用服務,更是全球最早享有WiMAX行動寬頻服務地區之一。大同電信也喊出『鮭魚迴游,幸福返航』的訴求,號召菁英返鄉築夢,總部設立於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大同電信,在進駐後所帶來的工作機會,對於高雄與南區的求職者更是一大福音,目前也有相當多的職缺機會,對於有心加入大同電信團隊的人才,可以參加17日早上9時至12點30分在高雄岡山農工的徵才活動。去年10月2日於高雄舉行的「魅力南灣WiMAX產業高峰論壇」活動中,大同電信也宣布將進駐南科高雄園區,並在該地成立WiMAX研發與展示中心(RDD Center),這也是高雄縣長楊秋興極力推展的通訊產業計畫之一,大同電信計畫在進駐高雄後也將結合南區產、官、學、研界的資源,共同攜手一起促進南區資通訊產業成長,帶動WiMAX整體產業發展,更將為廣大的用戶打造最好的行動寬頻應用環境,讓所有用戶享有最優質的WiMAX行動寬頻生活。
- Jun 19 Thu 2008 23:41
大同電信總部進駐高雄,展現年底WiMAX開台決心!
為更貼近營業服務區客戶並展現今年底開台的決心,大同電信正式宣布於6/16將總部進駐高雄,為台灣WiMAX產業發展掀起序幕,可看出大同電信對於WiMAX營運服務,展現出相當的信心與決心。大同電信於去年7月取得「WiMAX無線寬頻接取業務」南區頻譜執照後,除持續進行M-Taiwan計劃建置外,也隨即展開各項WiMAX開台作業。對於總部進駐高雄的大同電信而言,將可更加速推展中、南部地區WiMAX服務及建置計畫,屆時大同電信所提供的WiMAX行動寬頻服務,將讓這些地區的民眾享受到比目前更快的行動應用服務,更是全球最早享有WiMAX行動寬頻服務地區之一。總部設立於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大同電信,在進駐後所帶來的工作機會,對於高雄與南區的求職者更是一大福音,目前也有相當多的職缺機會,對於有心加入大同電信團隊的人才,可參閱大同電信企業網站:www.tatung.net.tw
- Jun 19 Thu 2008 23:40
大同電信總部進駐高雄,展現年底WiMAX開台決心!
大同電信正式宣布於6/16將總部進駐高雄,為台灣WiMAX產業發展掀起序幕。
大同電信於去年7月取得「WiMAX無線寬頻接取業務」南區頻譜執照後,除持續進行M-Taiwan計劃建置外,也隨即展開各項WiMAX開台作業。
- Jun 19 Thu 2008 23:37
三星力拱WiMAX生態系統 台手機廠有優勢
- Jun 19 Thu 2008 23:34
WiMAX體驗巴士3度上路 顯見商機無限?行動WiMAX可否突破3.5G 仍有諸多疑慮
WiMAX體驗巴士3度上路 顯見商機無限?行動WiMAX可否突破3.5G 仍有諸多疑慮
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一同展開的「2008年WiMAX Expo, Taipei」,又見眾廠商蜂擁展示WiMAX相關產品與應用,而取得執照的6家業者,當然更積極發表新品,其中,大眾電信與遠傳電信皆透過體驗巴士,讓消費者來回於世貿及南港展覽館之際,體驗WiMAX服務。
- Jun 19 Thu 2008 23:30
搭高鐵也能上網?高鐵展開WiMAX寬頻連網計畫
前言:想要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上連線上網,目前可於法國、日本體驗到,而台灣高鐵也正在進行類似的計畫,不過,既然是在台灣,無線技術首選當然就是WiMAX。
目前台灣高鐵車站已提供Wi-Fi上網、部分則有3G/3.5G,不過都僅限於餐廳或大廳候車時,但是未來將有機會在乘車途中上網、查公事。
- Jun 19 Thu 2008 00:17
搶電信設備市場生態丕變 國際大廠加入價格戰行列華為3G合約數躍居龍頭 挑戰易利信霸主不是夢
大陸電信設備廠商竄起,進入一線電信業者供應鏈,已對國際設備大廠形成莫大威脅,不得不加入價格戰的行列。圖為華為與易利信在新加坡電信展的參展攤位比鄰而居,業界認為華為不僅短期內有機會躋身3哥地位,長期更可能挑戰易利信霸主。沈勤譽攝
大陸廠商在電信設備市場持續挺進,華為2008年第1季已經超越北電(Nortel)及摩托羅拉(Motorola)躍居第4,在部分領域如DSLAM甚至已經躍居龍頭,2007年拿下新的UMTS 3G合約數的45%更領先同業,超越易利信(Ericsson)及諾基亞西門子通信(NSN),價格優勢讓國際大廠都擋不住,已經開始加入價格戰的行列。華為與中興照例在新加坡電信展高規格參展,展出從2G、3G、HSPA、LTE、CDMA及WiMAX、從局端到用戶端的解決方案。根據華為統計,2007年拿下44個UMTS新合約,佔了45%,超越易利信的27%及NSN的14%,累計合約數更達102個,包括Vodafone、義大利電信、Orange、Telefonica均為其客戶,累計銷售超過48萬埠。在GSM部分,華為2007年銷售70萬埠,較2006年成長1倍,市佔率為21%,排名第3,2008年預期可達120萬埠,目前服務80多國3億用戶,整體出貨量已達150萬埠,主要客戶包括印度Reliance、Etisalat、Vivo及中國移動等。根據Dell’Oro的最新統計,華為在2008年第1季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排名躍居第4,已經超越北電及摩托羅拉,僅次於易利信、NSN及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 Lucent),其市佔率各為33%、24%及16%;另外根據Broadband trends最新統計,第1季華為持續在DSLAM市場領先,市佔率為31%。大陸設備廠商表示,過去國際大廠認為大陸廠商是價格殺手,但近年來情勢已經翻轉,隨著華為及中興均打入一線電信營運商的供應鏈,不再只侷限於新興市場,國際設備大廠也不得不加入價格戰,以華為快速竄起的態勢,短期內有機會挑戰阿爾卡特朗訊的3哥地位,長期更可能進逼易利信的龍頭地位。華為2007年合約銷售額為160億美元,其中72%來自海外市場,預估2008年可望成長到230億美元,在各區域市場部分,2007年歐洲成長最快達166%,亞太市場成長90%居次。華為表示,2007年在亞太地區(不含中國大陸)的合約銷售額為25億美元,成長25%,由於亞太地區營運商紛紛進行網路升級,預估2008年可望成長56%,達到39億美元,其中以印度、新加坡及澳洲等市場扮演主要動力。
- Jun 17 Tue 2008 18:10
WiMAX技術:資金、技術及系統整合上的隱憂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此一新興的無線傳輸技術,目前分為兩類:一種是固定式WiMAX,另一則是行動式WiMAX;固定式WiMAX的發展是業者不再需要鋪設ADSL線路至使用者家中,只需建設WiMAX基地台,即可讓用戶在家中可迅速連上網路;而行動式WiMAX特別的是,它可讓使用者在跨區高速移動的情形下,還能保持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因此,此技術發展向來被視為與3G之間存在微妙的競爭關係。
先前由NCC審定的WiMAX執照已發放完畢,但目前台灣建置WiMAX技術的處境,仍是有一段長路要走,資金面、技術面及系統面的雙向整合,甚者由 WiMAX帶來的可預見頻寬過剩的問題,也勢必要有妥善的規劃與安排,不再只是將WiMAX的賣點放在吃到飽的價格形式吸引消費者,因為新技術的產生必然有它必須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當由WiMAX帶來的絕對大頻寬已遠超出消費者平日合理的使用範圍(2M)時,顯然,吸引消費者的是連線速度很快,但除此之外,使用頻寬其實是夠用的,因此,在此立基點下,頻寬問題的解決相對應的即是,WiMAX技術的應用層面,應該存取WiMAX技術擴大應用至其他相關面向上,但是,受限於法規,現行WiMAX只能提供數據資料的傳輸服務,因此,對於語音傳輸的相關需求,仍需仰賴VoIP的協定,我們仍需藉由WiMAX 技術上的優勢,擴大與其它通訊應用層面上的合作。
- Jun 06 Fri 2008 20:17
WiMAX在台展出 寬頻上網仍是首要應用 (2008-06-06)
經濟部舉辦的「2008WiMAX Expo Taipei」從6月2日到6日在台展出,總統馬英九也親自到場參觀,他期待下一代的高速無線通訊能幫助台灣帶來另一波商機。WiMAX業者表示,從會場中的各項技術研發來看,首要的目標仍是鎖定寬頻上網,許多加值應用如WiMAX手機的發展,未來仍有待觀察。
從業者未來規劃藍圖中發現,目前WiMAX大展的應用與之前的第三代行動電話3G應用,兩者所展示與規劃的內容幾乎差不多,這種情形也讓一腳已經進入這個市場的電子商務業者仍持保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