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機構IDC預計,包括日本在內的整個亞太區,到2012年將擁有超過300萬個通訊基站以及超過180 萬個蜂窩基站,較2008年分別增長24.3%和10.7%;而這些基站中,約有一半將通過營運商級乙太網連接至光纖網絡。
IDC認為,在2011年時,該地區大部分市場的城市3G/高速分組接入(HSPA)基站,將接入光纖網絡。IDC研究同時顯示,幾乎所有城市的WiMAX和長期演進 (LTE) 基站,將在2012年接入光纖網絡。在光纖無法覆蓋的地區,可使用非視距傳輸 (NLOS) 微波和固定 WiMAX,提供最高達 300 Mbps 的回程 (backhaul) 連接。
「亞太區的很多主要流動通訊營運商,在包括澳洲、香港、印度、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都已經開始將城市 3G/HSPA 回程網絡通過光纖接入營運商級乙太網。」IDC亞太區電訊研究總監Bill Rojas說,「驅使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流動通訊營運商需要在網絡建設資本支出(CAPEX)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為市場提供可擴容、高頻寬的web 2.0視頻和音頻內容,以及為流動和固定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IDC相信,該地區的流動通訊營運商面臨以下5大挑戰,促使他們必須為終端用戶設備提供更高的頻寬(包括下行和上行):
1. 擴大對人口密集的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的覆蓋面。
2. 在以預付費服務為主的市場,需為低速頻寬提供配套的增值資料服務;而在以後付費為主的市場必須主要針對高端增值服務。
3. 一旦實現高速接入,資料流程量將會呈指數級增長,但這並不一定能夠產生更高的ARPU。
4. 語音 ARPU 的下降意味著資料 ARPU 必須長期保持增長。
5. 必須小心控制網絡營運支出 (OPEX) 增加,以免與流量需求的增長比例失調。
以上第 3 和第 4 項挑戰綜合在一起,意味著營運商需要提供可擴容的頻寬,但定價則要以基本價和特別使用項目相結合的方式。如果回程網絡的頻寬不能擴容,營運商就無法平衡 OPEX 和 CAPEX,隨著頻寬瓶頸不斷顯現,其將無法提供內容豐富的新興多媒體無線服務,從而失去競爭優勢。
「如果沒有這種無線回程技術的轉型,像 LTE 等 3.5G 和 4G 系統的應用就不可能實現。 像蘋果的 3G iPhone 和基於 Google Android 作業系統的設備這類對頻寬要求極高的產品的出現,意味著流動營運商需要回程技術儘快向 NGN 轉型,以避免被市場淘汰。」Bill 補充道。
IDC 認為,為了支援高速無線服務,營運商需要構建可擴容的全 IP 回程網絡,並結合營運商級乙太網和分佈於市中心的光纜,以及微波回程和長距離密集波分複用 (LH DWDM) 網絡。
綠色 IT 將對無線接入網絡 (RAN) 和回程網絡設計在提高能效方面帶來更多壓力,即設備供應商需要對基站與本地交換和流動交換中心的計算能力之間進行平衡。具有路由功能的基站可以提供網絡內部的 P2P 對等通訊。名目繁多的無線電標準也給供應商在基站中採用可重新配置的軟體解決方案帶來壓力。如果營運商推遲流動核心網絡向全 IP 平台方向的改造,就會落在競爭對手後面。OPEX的減少將會證明,在目前經濟低迷形勢下的這種努力是值得的。
集成 3.5G HSDPA 和WiFi的雙模終端快速出現,以及802.16e 流動 WiMAX 設備的即將來臨,都意味著營運商將要面對用戶隨時隨地都需要 1Mbps 速度的情況。這和目前的 2G/2.5G/3G 網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主要是對高速無線數據服務提供類似熱點的覆蓋。全 IP 基礎架構只存在於亞太區的某些下一代固定網絡、某些早期的流動 WiMAX 網絡,以及近期在新興市場興建的3G 網絡中。在亞太區,多數情況下3G UMTS (WCDMA) 無線基站是通過 E1/T1 專線連接而成的,以便每蜂窩基站可以提供高達15Mbps的速率。 HSPA 或 3.5G、CDMA2000 EV-DO 以及流動 WiMAX 每一種技術的最高理論傳輸速度為 10?30Mbps,具體取決於分配給營運商的頻段數量。
即將登場的 LTE 能使每個蜂窩基站的峰值容量達到 100-150 Mbps。選擇在人口密集的市區部署 LTE 的營運商將會面臨對頻寬的巨大需求,這勢必會對現有的回程和傳送基礎架構造成極大壓力。在廣泛部署 FTTX 或 xDSL 網絡的市場中,Femto LTE 和 HSPA 接入點有助於緩和回程擁堵情況,但在其他市場,回程網絡則需要將光纖和 NGN 微波/固定 WiMAX 結合起來。
- Jul 14 Tue 2009 00:51
IDC:2012年無線回程網路將進入下一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