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場WiMAX執照競逐賽中,以高價得標的業者,意味著在未來要繳交給政府最多的費用,因此第一名標金拿到執照的業者,反而要揹負「贏家的詛咒」,最好是低價掠過得標,出價出在後段班,才是最高明。
而現在開愈高比率投標的業者,似乎是穩操勝券,可以拿下執照。不過正由於所開得的標金比率高,要交給政府的金額成為很大的負擔,以目前市場上普遍喊出的10%比率來看,對業者是未來經營上相當大的壓力,也常形成愈高得標者反而虧到,成為贏家的詛咒。
最聰明的作法是出價出在後段班,但求60分即可,出得剛剛好在第六名,而拿到執照者,才能在既有低廉成本,又有執照的雙贏下,增加營運籌碼。
另外,贏家不一定是強者。WiMAX執照的競標模式採取單回合,會算的業者都知道這套模式有漏洞可鑽。
如果一家業者預估未來年營收5億元,因此投標金額算8%,算下來是4,000萬元,但是若另一家業者預估未來是10億元,投標金額算4%,同樣是繳交4,000萬元,但是得標的卻是8%的業者。
在這套公式下,去大力衝刺營收的人,因為開出繳交給政府的標金比率開得較低,不見得會得標。懂得取巧的業者,會掌握其中巧妙的關鍵,而增添自己勝出的機會。
高比率得標的邏輯,可能造就市場規模小者反而能夠勝出,這樣的遊戲規則是否符合政府和消費者的最大利益?很值得深究。
【2007/07/25 經濟日報╱記者 費家琪、余麗姿】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