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主流行動電話無法提供大尺寸顯示幕,與便利的文字輸入設計,因此造成許多服務限制,新力新推出的Mylo以此為切入點,希望提供完整的行動應用。目前Mylo尚未在台灣上市,部分功能與圖中的PDA手機類似。
本報系資料照片
Mylo 是Sony在2006年發表類似於PSP(Play Station Portable)的新產品,一上市就受到產業界注目,因Mylo對市場而言,是屬於一種全新型態的產品定位。Mylo擁有輕巧外型、2.4吋TFT LCD、內建1GB 儲存容量、802.11b通訊能力及滑蓋式qwerty鍵盤。
Mylo有別於行動電話廣泛的使用範圍,其著重在外出活動中,定點或低度移動性之多媒體與通訊應用,並成為行動電話之外的第二件個人隨身裝置。
Mylo藉由較大之LCD顯示器、便利的操作與輸入設計、寬頻無線接取能力,提供使用者許多新型態應用服務,如Mobile IM(Instant Message,即時通訊)等。
Mylo與行動電話最大的差異在於行動電話以語音通訊、低資料量性服務、高度移動性為主要訴求,使用大範圍之行動通訊技術,如2G/3G/3.5G等系統;PMD則以行動寬頻技術提供中高資料量之數據服務,並以低度移動或定點使用為訴求。
由於體積的關係,除了PDA Phone之外,目前主流行動電話並無法提供大尺寸顯示幕與便利的文字輸入設計,因此造成許多服務限制。Mylo則以此為切入點,在行動電話之外,與行動電話互補,提供完整的行動應用。Sony目前已在世界主要市場與PWLAN業者合作,提供免費上網服務給Mylo與PSP使用者。
Mylo的出現顯示目前行動電話並不適合大量文字之溝通使用,僅適合簡短之SMS,因此Sony 以此產品內建鍵盤,並採用低價的WLAN通訊技術,讓原本在PC上的IM使用經驗移植到行動裝置上。再搭配Sony擅長之多媒體娛樂功能,讓Sony Mylo能夠成為整合行動無線服務與多媒體娛樂之PMD產品。
Mylo是近期繼PMP後受到矚目的新產品類型。相較於市場發展緩慢的PMP,Mylo加入無線通訊能力,將原本必須透過PC的操作簡化為直接取得資訊與媒體。
3G手機在體積的限制下,無法提供類似PC上豐富的資訊服務,Mylo則試圖以大尺寸顯示、便利的輸入、寬頻通訊能力等特色切入此市場缺口。
市場需求方面,透過市場調查結果得知三個主要區域市場之消費者,對溝通之應用服務需求強烈,遠大於其他應用服務。消費者對多媒體服務之低度興趣,則解釋了目前3G影音下載與PMP市場發展緩慢現象。 資訊服務則是僅次於溝通後,具有發展潛力之服務。歸納本研究分析結果,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首先Instant message將是繼SMS、MMS、E-mail之後,主要的溝通型行動服務。Web 2.0概念帶動資訊服務web化趨勢,因此資訊類行動服務將是僅次於溝通類的潛力發展項目。
此外多媒體類行動服務之消費者需求,並未如過去所預期之樂觀。北美市場對行動服務之需求強度普遍低於西歐與亞太地區。亞太地區服務供應商尚未滿足消費者需求,未來市場成長趨勢可期。
【2007/02/25 經濟日報/侯鈞元(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