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此刻正如火如荼舉行2006年IFA(International Funkausstellung)年度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展,各家電子大廠莫不針對年底商戰提前開打,其中又以線上音樂下載與播放器市場為兵家必爭之地,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帝(SanDisk)以及前不久微軟(Microsoft)、諾基亞(Nokia)、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等,均紛紛看準第四季假期買氣即將出籠,要不就是推出新款MP3隨身聽,虎視眈眈針對業界翹楚蘋果電腦(Apple)的iPod而來,要不就是打算複製iPod+iTunes的成功模式,採取播放器+音樂下載服務的整合型服務,意圖侵蝕蘋果的市場優勢。

蘋果電腦 iPod+iTunes的整合型服務,到底為該公司賺進多少現大洋?雖然蘋果電腦並未在財報裡分別揭露各產品項目的盈虧情形,但仍可從銷售額方面得窺一二。2004年4~6月iPod+iTunes銷售額貢獻公司營收27%,2005與2006年同期貢獻比重則為38%與45%。事實上,若就 iTunes而言,2005年度銷售額8.99億美元,但蘋果線上音樂商店後勁有力,光是2006上半年度銷售額高達9.76億美元,截至6月底為止銷售額突破14.33億美元,分析師估計2006年度iTunes銷售額較2005年倍增,僅在咫尺之間。

全球第一大快閃記憶卡業者新帝挾著與快閃記憶體巨擘日商東芝(Toshiba)合資擴產的豐沛產能優勢,表示10月將於歐洲、美國2大市場,推出定價99.99美元、容量2GB的MP3 新品Sansa c200問世。儘管東芝也是蘋果iPod的主力供貨商之一,但蘋果採取分散料源策略,分向三星、東芝、海力士(Hynix)與美光(Micron)及英特爾(Intel)合資的IM Flash拉貨,新帝藉著策略伙伴優勢也包下東芝快閃記憶體產能,相較於蘋果目前相同容量2GB的iPod nano定價高達199美元,新帝以不到一半的價格搶市,刺激消費者買氣可期。

此外,全球快閃記憶體龍頭三星電子,不僅將以自有產能優勢、推出MP3新品K5系列,更於日前表示將與美國線上音樂商店MusicNet網站合作發展音樂下載與訂閱的服務,初期將先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推出,隨後將擴展到歐洲與亞洲市場。三星此舉,不僅有師法蘋果與微軟提供整合型服務的意味,也與手機大廠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等前不久的購併策略,不謀而合。

芬蘭手機業者龍頭諾基亞前不久才宣布以6,000萬美元購併數位音樂通路商Loudeye,以便在快速成長的數位行動音樂市場上搶得一席之地,由於諾基亞的高階音樂手機在若干飽和市場已出現價格下跌和需求減緩的情形,諾基亞打算藉由收購Loudeye增加產品魅力,進而刺激銷量;無獨有偶,索尼愛立信甫於 5月發表最新款Walkman手機時就表示,該公司打算擴充現有的PlayNow服務,將下載項目從來電鈴聲與遊戲延伸至音樂下載服務,隨即也在9月初宣布計劃在年底前推出音樂下載服務,搶攻線上音樂市場大餅。

電子時報 梁燕蕙∕國際新聞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