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護照邁入數位時代,經過三年的研究和討論後,國務院已完成新護照的多數技術和後勤細節,據說嵌入精明卡晶片的該護照可防竄改。假如一切順利,最早明年2月就會向美國旅客核發。

支持者表示,含有護照持有人資料及數位照片的晶片,應使多數旅客在邊界迅速通關。由於晶片內的資料無法竄改,偽造護照幾乎不可能發生,這是當局反恐的新利器,刷過電子解讀器後,護照晶片以無線方式傳送資料給海關人員的電腦螢幕。電子護照依賴「無線射頻辯識技術」(RFID)。

新護照看來與傳統護照差不多,但是嵌在後頁的精明卡晶片使其稍厚一點。假如晶片破裂或故障,持有人可繼續以傳統方式使用護照或是重新申領新護照。

開始發行新護照後,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才能使所有新護照都採用新型式。持有有效傳統護照的美國人,等到期滿再換即可。新護照的費用為97元,比傳統護照貴12元。

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莫斯(Frank Moss)表示,美國外交官將率先試用電子護照,可能從今年12月起。假如試用成功,新護照最快明年2月即可發行。

九一一恐怖攻擊引發改善邊界安全的呼籲,電子護照也許是政府以數位技術管制邊界的最明顯例子。

但是電子護照使得批評者擔心缺乏隱私保障,無線傳送資料影響安全,重要的個人資料可能落入不法之徒手中,也可利用適當設備以遙距方式攔截個人資料。

「電子隱私資訊中心」的羅藍特說,無線傳送可導致所謂的「側錄」(skimming)和「竊聽」 (eavesdropping)。不過莫斯指出,這些顧慮都已過時,國務院在護照附加反側錄質材,限制離護照一吋內才能讀取資料。國務院也在考慮編碼加密,只讓經過授權的儀器解讀,提供更多保護。

據美聯社報導,國務院9日表示,美國將在今年12月開始核發電子護照,以協助加強邊界及身分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