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 WLAN)雖然是熱門議題,不過企業佈建到目前為止卻不太熱烈。不過,在多項技術與標準的演進下,似乎可望打破企業的心理障礙。

藉由無線電波取代傳統網路線,由熱點(Hot Spot)、支援802.1x協定(包括Wi-Fi)的客戶端裝置組合起來的WLAN環境,的確將使用者從牽牽絆絆的網路線堆解放出來。現在不僅WLAN在家庭與咖啡廳、飯店大廳等公共區域逐漸普及,許多企業員工也相當欣賞WLAN帶來的行動便利性,而公司裏安裝了起來。然而,對企業主或IT管理員而言,WLAN卻存在「四不一沒有」的難題,而讓他們對佈建WLAN卻步不前。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產業分析師戴基峰指出,企業對WLAN的「四不一沒有」心結是頻寬不足、網管與漫游不方便、不安全、以及沒有殺手級應用來驅動。

依據IEEE的規格,Wi-Fi (802.11)有11Mbit/sec,802.11a及802.11g為54Mbit/sec。但戴基峰指出,WLAN資料傳輸速度,其實不如協定規格宣稱的那麼高;往往Wi-Fi傳輸量從來不到11Mbit/sec的一半。802.11a及802.11g也得在距離無線橋接器(access point, AP)幾呎之內才能比較接近宣稱的傳輸量。

不安全是管理人員對WLAN最大的隱憂。由於資料傳輸的網路線被無線電波取代,就像行動電話比較容易截聽,機密資料,像是密碼、WEP密鑰也更容易被有心人士截取。除此之外,員工私裝AP、客戶端電腦遭到種植木馬程式、或甚至公司沒有設立密碼或安全政策,佈建WLAN可能就表示對駭客敞開大門。(請見專題)而正因為如此,國內企業也始終不敢全面佈建WLAN,頂多是在會客室、大廳、廠區設置AP。

無線橋接器(Access Point, AP)可說是WLAN的大門。為了安全控管,已佈建WLAN的企業,客戶端要連到內部網路,都須經過AP的認證;符合公司管理政策,如身分、密碼符合,或是MAC獲得准許的電腦,才能存取公司網路。在多台AP的環境下,網管人員就必須一台一台AP做設定。對一個擁有數十或數百台AP的公司而言,可以想見IT人員管理上有多不便。

此外,由於AP尚未標準化,以及安全控管的關係,使用者若想在佈建不同品牌AP的環境間漫游,使用者就得事先得知各組名稱/密碼,並加以設定,否則就會感到相當不方便。有的公司因為分次購買的原因,最後變成一個部門或一個樓層買一個品牌,而另一個部門或樓層又是另一個廠牌的產品。漫游的不便也減低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另外,目前企業大多都已佈建ADSL或Cable Modem的寬頻存取網路,如果沒有什麼特別誘因,企業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再花錢安裝AP及購買支援802.11x的客戶端──特別是還有可能引駭客入室的情況下。戴基峰表示,對任何新技術而言,殺手級應用才能吸引使用者改變原有模式。

新技術可望解決?

不過,分析師表示,隨著無線網路協定的演進、集中管理產品,以及VoWLAN的出現和成熟,上述問題可望逐次解決。

首先,新一代IEEE標準將傳輸頻寬的問題。業界組織發展了Wi-Fi第四層(fourth Physical layer)技術802.11n,希望將實際TCP/IP傳輸率極限推向100Mbits/sec以上,並於八月向IEEE送交草案。預計802.11n規格的第一版草案明年中會問世,並在2006至2007年間可以完成標準的規畫。

802.11n一項可能的技術基礎是一種名為MIMO( Multiple-In, Multiple-Out)的技術。MIMO是把許多種天線調至同一頻率,每條天線傳輸不同訊息。連線兩端的天線數目必須相同,使每個接收器接收一個發送器的訊息,確保有多種頻道,而當其中一條通道受到干擾,也可以選擇其他頻道出去。

戴基峰指出,隨著802.11n的問世,可望解決過去Wi-Fi名不符實的傳輸量問題。不過。802.11n的產品要三年後才會問世,企業可能要再等上一段時間。

另外,AP的產品趨勢也將改善現在IT人員管理的困擾,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戴基峰指出,有鑒於分散式WLAN難以管理的問題,現在業界發展出集中化WLAN。這種WLAN架構包含WLAN交換器及輕型(lightweighted) AP,過去放在AP上的管理功能現在搬到WLAN交換器上,由這台交換器處理多台AP的連網認證,達到集中管理、設定的目的,包括政策設定與執行。此類集中式WLAN,也減輕IT人員的工作負擔。

他表示,未來企業佈建WLAN會演化成兩種型態:AP只有少數幾台的中小型企業,維持現有分散WLAN的佈建方式,而擁有數十、甚至數百台AP以上的大型企業將購買WLAN交換器/controller佈建集中式WLAN,以減輕管理負擔。

而在產品方面,因應集中化WLAN佈建需求,AP也會走向功能精簡化,只剩收發無線電波、認證MAC等功能,稱為Thin AP。此類業者為轉戰WLAN的交換器業者,像如Nortel、Aruba、Symbol與其交換器搭配。而也有Foundry、Trapeze、3Com等業者推出內含監控電波與負載平衡的輕型AP,使Thin AP產品性能稍微強化。

隨著802.11i與802.11e標準陸續底定,WLAN AP產品功能走向標準化。戴基峰指出,802.11i和802.11e分別訂出加密、認證,以及QoS的共通規格,802.11r訂出不同AP間快速漫游的標準,可以解決過去不同廠商各擁標準造成的漫游問題。

VoWLAN:殺手級應用

最後一個挑戰是殺手級應用。再好的基礎架構缺少應用,就無法吸引使用者上門使用;VoWLAN (Voice over WLAN)被分析師認為具備一定潛力。

所謂VoWLAN,在WLAN為基礎架構執行的VoIP應用。在與公眾(PSTN)及行動電話網路相介接後,具有高靈活性、高頻寬適合數據傳輸等優點。戴基峰認為VoWLAN是WLAN的殺手級應用。

台北市無線網路新都的計畫中,也規劃未來可供民眾撥打VoIP電話。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與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建置線區域網路(WLAN)熱點,除了提供民眾以PDA、筆記型電腦無線連網服務,同時也提供VoIP的基礎建設及裝置,讓民眾可以透過VoIP電話收聽文物展示的語音導覽。未來甚至可讓民眾使用自己的Wi-Fi手機或雙網手機在館內撥打VoIP電話。

不過對於一般商業應用上,VoWLAN面臨裝置端──即雙網手機──價格太貴與太耗電的問題,以及WLAN和行動、固接網路介接的商業模式。WLAN與行動電話漫遊服務需要克服諸多問題,包括跨網認證流程、不同收費費率與計費方式的換算等,營運商之間、乃至跨國間的計費與技術整合等等,因此,技術與商業模式上還有待努力。

就像VoIP面臨的問題一樣,VoIP over WLAN也一樣對現有電信公司,包括行動電信公司或固網業者的豐厚利潤產生挑戰。另外,法令也未允許PSTN網路和WLAN介接。因此,雙網通訊最大的障礙不僅在於技術,也在於法令以及電信公司的商業考量。

不過至少在技術上已有初步進展。電信及手機大廠,如Nokia、Siemens、Motorola、Sony、Ericsson、Alcatel、mmO2、Cingular、T-Mobile USA、AT&T、英國電信合組的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UMA)組織,即為解決WLAN及行動電話漫游問題而成立,它將推出一些安全規格,使得使用者可以在無需執照的頻譜上,像是WLAN、Bluetooth上使用GSM或GPRS服務。該組織最終目的是利用符合UMA規格的雙模手機,可讓使用者在不感到任何不便的情況下,在WLAN及行動電話網路間切換。

Agere和TI等晶片供應商已在著手研發可嵌入移動電話的Wi-Fi晶片。VoIP產品供應商Vonage的軟體電話和Wi-Fi網路佈建Boingo合作,提供VoWLAN服務。Motorola及其他手機大廠也陸續表達推出支援行動與Wi-Fi的雙模手機的意願。

國內業者多普達(Dopod)已推出全球第一支雙網手機,同時也是900/1800/1900三頻手機,因為內含WinCE作業系統,具有處理功能,要價也不便宜,高達28,000元。而像合勤推出的純Wi-Fi手機,也要一萬多元。戴基峰指出,製造成本問題不大,隨著國內廠商投入及使用普及,價格很快就會下跌。

他也認為,雙網手機耗電的問題,也會因為Braodcom、英特爾、TI等晶片廠商推出新技術而漸獲改善。

等到「四不一沒有」的環節被各個擊破後,或許企業就能真正放心享受WLAN的便利性。

鍾翠玲撰  2004/12/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