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6 電子時報 游玉琦
台灣市場行銷3G行動上網服務以吃到飽資費做先鋒,現也因吃到飽資費盛行而反嚐壓力。面對4G服務,日本、韓國以及歐美電信業者多推出有使用上限的月租型服務,對業者來說,不論是WiMAX、LTE服務,若快速吸引過多用戶湧入,不間斷的建設投資循環又將再現;而台灣WiMAX業者現多以吃到飽方案搶客, 資費設計上未見特殊區隔,以3G營運思維切入消費市場的意味濃,是否能順利銜接用戶進入,還有待觀察。
3G行動上網服務在台打開市場的成功關鍵一定得提及吃到飽資費,然多數消費爭議也從此而起,但已是無法回頭的既有決策。面對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4G,南韓電信業者SK、日本電信業者NTT DoCoMo以及美國電信業者Verizon即便都各擁LTE、WiMAX服務,但也不淌吃到飽資費的混水,一來避免3G行動上網的用戶數過快轉移,提早結束4G的獲利,二來業者們也還在探索適合4G的發展模式。
以台灣WiMAX業者發展的狀況來看,將服務定位為行動上網的另一個選擇方案的意味濃厚,各家業者也多以每月吃到飽的月租型服務推廣,定價約在新台幣500元上下,並提供各業者間的漫遊服務。
業者指出,推出吃到飽的資費主要是想從3G業者手中分得用戶,且在WiMAX設備以及執照較3G便宜的估算下,支撐WiMAX的營運用戶數不似3G如此高,3G行動網路需要70萬用戶達成損益兩平的話,WiMAX業者則需25萬用戶支撐即可達成。
對於台灣WiMAX業者來說,擁有在LTE正式發照商轉前的市場空窗期可卡位,但是專屬WiMAX的應用服務仍未浮出市場,更可見業者以3G思維去運轉 WiMAX,在資費設計上、服務面向上都有相當高的雷同度;牽涉到的另一個問題是,現有的WiMAX業者究竟要如何抉擇?朝3G業者示好,整合3G、4G 服務網,抑或是憑著WiMAX執照拿到LTE入場券,當中法令又要如何審議,讓WiMAX業者的未來定位面臨不小調整。
台灣3G業者則是私底下表示,若能取得LTE執照開始籌備LTE服務,資費如何規劃就要更小心估算,畢竟3G吃到飽的資費吸納太多用量已經讓業者飽嚐抨擊,成為最好的前車之
鑑。當歐美日韓4G以及現有3G業者都不敢輕易再玩行動上網吃到飽戰術,台灣現有的WiMAX業者以低價吸人氣的作法,長期下來,是否為有利於產業發展的
作法還需要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