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纏訟四年的版權糾紛畫下句點,Kuro與ezPeer終於在今秋與唱片業化敵為友,未來,結合上下游的音樂產業鏈將帶來什麼樣的音樂新時代?
【文/王曉玟;攝影/黃明堂、邱劍英】

時序走入初秋,涼風送爽。而台灣的線上音樂,才剛剛盼到四年來的第一個春天。

撼動傳統唱片銷售與經營模式的P2P音樂下載網站飛行網Kuro與ezPeer,終在今秋與唱片業化敵為友,為四年版權纏訟畫下句點。

九月,台灣最大線上音樂飛行網Kuro以三.八億代價與唱片業和解,ezPeer也開始向使用者收費、支付唱片業者權利金。十月中,Kuro關閉非法 P2P音樂平台,轉由驊訊、華碩與瑞昱合資的「創聯網」接下Kuro經營權。台灣兩大P2P音樂網站就地合法,正式揭開後唱片音樂時代的序幕。

「今年,可說是台灣數位音樂元年,」KKBox行銷業務副總賴世傑評論。

線上音樂這股崛起中的力量,到底多大?

IFPI國際總會報告指出,二○○五年,全球合法音樂網站已有二三○家,比前年成長四倍。付費單曲下載也超過兩億首,較前年成長十倍以上。短短一年,全球付費下載的數位音樂產值,從二○○四年的三.八億美元竄升到二○○五年的十一億美元,佔整體音樂市場比重已達六%。

台灣的線上音樂也終於等到春天。加起來手握八十萬會員的Kuro、ezPeer轉合法經營後,開始向上游唱片業與下游資訊硬體廠商整合,台灣線上音樂產業鏈隱然成形。在音效IC戰場風光十五年的驊訊電子董事長鄭期成為了跳出紅海、達到產品差異化,由硬跨軟,收購Kuro,決心整合音樂軟硬體。「格式是我的、server是我的、會員是我的,就算其他大哥做出(音效)IC,也只能賣給我,」身兼創聯網董事長的鄭期成很篤定,對線上音樂前景更滿懷信心。

根據線上音樂業者估計,台灣約有四百萬到五百萬的線上音樂人口,但目前實際付費人數只佔二成。在ezPeer與Kuro合法化重新加入戰局後,付費人口將逐年增加,二○○八年時可望達到四成,也就是二十億商機。未來,更將取代流行音樂的百億商機。

「說實話,我們現在只是做良心事業、賺小錢,」Yahoo!奇摩娛樂事業部總監楊志光摸摸頭說。

三大隱憂

台灣線上音樂走進了冰雪初融的春天,但,產業發展前景卻浮現三大隱憂。首先,消費者需求沒有被滿足,非法網站叢生。

以前逛慣了非法音樂網站、免費下載到MP3、隨時隨地聽音樂的學生們,無法接受目前只能在電腦前聽音樂、或是選擇少數有數位版權保護機制隨身聽的限制。因此,十月中Kuro關站後,上百萬線上音樂人口馬上轉移到地下P2P音樂網站。令合法線上音樂痛心的是,早在八月,台灣最大入口網站 Yahoo!奇摩關鍵字搜尋排名最高的,竟都是天馬、Foxy等非法音樂網站,搜尋次數達上千萬。「消費者沒有被滿足,這是最大的問題,」ezPeer創辦人、達霖數位總經理吳怡霖分析。

「聽音樂就應該跟喝開水一樣,水龍頭轉開水就來了,」賴世傑也妙喻,線上音樂業者就像水庫,但若與電信業者、MP3製造業者合作模式還沒談攏,就像家裡水龍頭打不開,水庫水再多、再乾淨也沒用。因此,四家線上音樂業者不斷與上游唱片業者爭取授權,與下游電信廠商、實體通路、硬體廠商洽談合作模式,提出讓消費者滿意的解決方案。

吳怡霖就計劃,讓中華電信送音樂到客廳,透過無線基地台就可以播放線上音樂。他也將和玫瑰、大眾唱片在實體店裡架起網路站,讓消費者可以鍵入帳號聽音樂,甚至燒成CD、自己做音樂選輯。

然而,當台灣線上音樂還在探索、建立市場機制,最源頭的唱片業卻已歷經數年寒冬,氣若游絲。這是線上音樂發展第二個隱憂:最上游的內容產業空洞化,創作能量流失。「以前賣三十萬張,老闆叫你進辦公室罵一頓;現在賣三十萬張,老闆也叫你進辦公室,卻是誇獎你,」華納音樂總經理劉天健眼看唱片業高樓起、高樓塌,語氣很無奈。

網路科技衝擊下,台灣唱片業未受其利,先受其害。P2P分享使唱片業陷入舊經營模式失靈、新商業模式未明的尷尬期,青黃不接。加上線上音樂的成長,遠遠趕不上實體唱片銷售的急遽下滑,讓唱片業者大嘆生存不易、苦日子難熬。

「我們真的很苦,」樂手出身、在音樂界二十多年資歷的劉天健感嘆。

攤開台灣唱片業近年銷售成績,一片淒清。從七年前Kuro、ezPeer開站時的八十九億,一路溜滑梯,去年只剩下二十九億,今年又比去年同期衰退三成。昔日張學友、張惠妹百萬大碟的榮景不再,歌手紛紛西進中國。

反觀台灣線上音樂,卻還在慢慢萌芽。根據資策會估計,線上音樂雖然是台灣網友最常使用的付費服務之一,但今年的線上音樂市場,也不過四.八億元,明年才達七.二億元。 「台灣線上音樂還在學走路,佔各家唱片公司營收還不到十分之一呀,」新力博德曼台灣區董事長崔震東直言。

第三個隱憂,則是台灣對智慧財產權的漠視。「消費者不知道,平均一張專輯,從企劃、製作、到宣傳,就有二五○個人的心血,上千萬的成本,」Yahoo!奇摩娛樂事業部總監楊志光激動地說。

對習慣聽免費音樂的消費者來說,免費網路下載十首歌的罪惡,遠不及去唱片行偷一張CD。「台灣就是忽視智慧財產權,」崔震東忍不住斥責:「在日本,人人以盜版為恥;在台灣,你若付錢下載聽音樂或買CD,人家卻罵你笨。」

唱片業、線上音樂業者大聲呼籲政府取締不法地下網站,並教育網民「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不要讓好音樂無處可去、好歌手無以維生。

目前,台灣線上音樂市場仍呈四強鼎立。在台灣市場基礎小、消費者需求未滿足、市場機制未完善的條件下,四強將進入整併期。「明年市場上只會剩兩家,」ezPeer創辦人吳怡霖說。「誰跟上下游整合最快,誰就贏,」KKBox行銷副總賴世傑斷言。

未來,將是一場速度的戰爭。

【天下雜誌359期 電視 電信 大爭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