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戴爾(Dell)近日面對連2季營收、銷售衰退,痛失全球PC龍頭寶座的困境,做出一連串令人深思的動作。創辦人Michael Dell戴爾重掌兵符,高層人事大換血,重組事業群,並傳出將創設新消費品牌,推出PDA等傳聞;而日前戴爾網站也開始販售Sony的Bravia LCD TV,並聲明未來將在網站上提供更多品牌的產品。以往戴爾能穩居PC產業龍頭地位,其優勢乃源自獨創的直銷模式,直銷模式帶給戴爾低經銷成本、快速反應市場需求、客製化產品等優勢,讓戴爾成功打開北美市場。但當直銷模式推廣至全球時,潛藏問題也一一浮現,新興國家網路基礎建設不發達、消費者習慣購買前審視商品等各國不同消費型態,都使得戴爾直銷模式始終無法深入消費性市場。
而由戴爾近日動作可窺得,戴爾似乎有意將其直銷網站轉型成線上3C通路,但值得深思的是,Amazon線上販賣3C產品,其與3C品牌業者並不存在競爭關係,只是單純通路商與產品業者間的合作關係;但戴爾與Sony等3C品牌業者,彼此卻是競爭對手,此法真的可行嗎?
試想若惠普(HP)將其PC透過戴爾網站銷售,那麼,戴爾將可透過網站流量分析等技術,得知惠普訂價策略、購買族群特性、產品行銷策略等資訊,甚至透過網站設計可使得惠普產品曝光率降低,戴爾與惠普將成為資訊不對稱的競爭者,最後的勝利者不言可喻。
因此,同為競爭者想必不願在對手網站銷售產品,但戴爾有可能真捨棄PC品牌商角色,而徹底轉型成3C線上通路商嗎?若可能性不高,那麼只賣部分業者產品的半吊子式3C線上通路策略,又真能為戴爾帶來轉機嗎?深入研究戴爾可知,其核心優勢不是在線上通路,也不是在強大產品設計能力或快速供應鏈體系,而是在可提供其他競爭對手辦不到的專業客製化產品服務,這也是為何戴爾在商用PC獨佔鰲頭,但消費性市場卻欲振乏力的主因(選購客製化PC須對規格具專業知識,消費者普遍不具此知識,故傾向實體店面購買PC)。
試想一位對電腦專業知識有限的消費者,因個人需求想購買一台NB,為方便考量,興沖沖上網至戴爾網頁選購NB,一進入網頁點選NB後,看到一排排密密麻麻 NB規格選項,有記憶體、硬碟、CPU等項目,每個項目又細分好幾種規格,該消費者腦中當下恐怕會出現,我只是想買符合Vista效能的NB,但何種規格才是符合的疑問?而本來懷著選購一台屬於自己的客製化NB,是一件有趣、好玩的購物享受,上了戴爾的網站,購物樂趣反受影響。
與商用客戶相比,大部分消費者是較不專業且屬衝動購買,戴爾網站專業但複雜的客製化規格選擇介面,對多數消費者而言,是不友善且冰冷的,當然也不具有購物樂趣。
因此,戴爾進軍消費市場,應從消費端思考技術及品牌兩個層面的問題。在技術方面,需了解消費者能接受或需要的客製化程度為何,以滿足一般消費需求,甚或區分消費族群,提供不同專業程度直銷網頁,讓線上挑選客製化產品過程成愉悅的消費者採購體驗;品牌方面,戴爾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是專業冰冷的,消費市場則需要活潑、流行時尚的感性品牌,戴爾應積極重塑品牌形象與文化,否則即使另闢新消費品牌,甚至推出更多元的3C產品,依舊不易得到多數消費者認同。
電子時報 高逸展/DigiTimes Research 2007/03/20
而由戴爾近日動作可窺得,戴爾似乎有意將其直銷網站轉型成線上3C通路,但值得深思的是,Amazon線上販賣3C產品,其與3C品牌業者並不存在競爭關係,只是單純通路商與產品業者間的合作關係;但戴爾與Sony等3C品牌業者,彼此卻是競爭對手,此法真的可行嗎?
試想若惠普(HP)將其PC透過戴爾網站銷售,那麼,戴爾將可透過網站流量分析等技術,得知惠普訂價策略、購買族群特性、產品行銷策略等資訊,甚至透過網站設計可使得惠普產品曝光率降低,戴爾與惠普將成為資訊不對稱的競爭者,最後的勝利者不言可喻。
因此,同為競爭者想必不願在對手網站銷售產品,但戴爾有可能真捨棄PC品牌商角色,而徹底轉型成3C線上通路商嗎?若可能性不高,那麼只賣部分業者產品的半吊子式3C線上通路策略,又真能為戴爾帶來轉機嗎?深入研究戴爾可知,其核心優勢不是在線上通路,也不是在強大產品設計能力或快速供應鏈體系,而是在可提供其他競爭對手辦不到的專業客製化產品服務,這也是為何戴爾在商用PC獨佔鰲頭,但消費性市場卻欲振乏力的主因(選購客製化PC須對規格具專業知識,消費者普遍不具此知識,故傾向實體店面購買PC)。
試想一位對電腦專業知識有限的消費者,因個人需求想購買一台NB,為方便考量,興沖沖上網至戴爾網頁選購NB,一進入網頁點選NB後,看到一排排密密麻麻 NB規格選項,有記憶體、硬碟、CPU等項目,每個項目又細分好幾種規格,該消費者腦中當下恐怕會出現,我只是想買符合Vista效能的NB,但何種規格才是符合的疑問?而本來懷著選購一台屬於自己的客製化NB,是一件有趣、好玩的購物享受,上了戴爾的網站,購物樂趣反受影響。
與商用客戶相比,大部分消費者是較不專業且屬衝動購買,戴爾網站專業但複雜的客製化規格選擇介面,對多數消費者而言,是不友善且冰冷的,當然也不具有購物樂趣。
因此,戴爾進軍消費市場,應從消費端思考技術及品牌兩個層面的問題。在技術方面,需了解消費者能接受或需要的客製化程度為何,以滿足一般消費需求,甚或區分消費族群,提供不同專業程度直銷網頁,讓線上挑選客製化產品過程成愉悅的消費者採購體驗;品牌方面,戴爾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是專業冰冷的,消費市場則需要活潑、流行時尚的感性品牌,戴爾應積極重塑品牌形象與文化,否則即使另闢新消費品牌,甚至推出更多元的3C產品,依舊不易得到多數消費者認同。
電子時報 高逸展/DigiTimes Research 2007/03/2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